iQOO被315翻牌,会影响新机和vivo吗?
SHEN MOU
原创:深眸财经
iQOO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 315 晚会出名。
在全民打假情绪最高点,iQOO 撞在枪口上,隐私数据安全问题本就牵扯大量网友的敏感神经,经过 315 晚会放大,iQOO 立即成为众矢之的。而作为去年国内市场手机份额第一的子品牌,iQOO 这次舆论风波,大概率会影响到 vivo。
图:315 直播
下周 3 月 20 日,iQOO 新机发布在即,市场会给出什么样的反应?vivo,2023 年又能否守住第一呢?
1
iQOO 算躺枪吗?
315 晚会上,信息安全实验室测试,发现 " 一键删除、快速格式化和默认不勾选格式化 SD 卡和手机存储 " 等操作都不能完全将手机信息数据删除。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操作,需要将所有存储项目都进行勾选,手机的个人信息才会被安全删除。
经过一系列测试,最后得出结论,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只是简单地删除数据,在手机相册、回收站中被彻底删除的照片,只需要运行几个指令就可以轻松恢复。
工程师测试的手机,正是 iQOO。
对此,iQOO 官方连夜进行回应,他们表示只是测试演示是用的 iQOO 手机,手机格式化不能删除数据这一问题与品牌无关。
图:iQOO 微博回应
其余网络媒体公关口径也是统一使用 " 躺枪 " 字眼。
意思很明显," 我们只是倒霉被测试到了,实际上别家品牌也有这个问题,我们是‘无辜躺枪’ "。
这逻辑就是,大家都有错都没做好,为什么就说我?
确实,隐私安全数据泄露是行业共同存在的问题。
安卓系统做一个 " 格式化 SD 卡和手机存储 " 的选项,也是为了避免用户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包括苹果手机在还原 iPhone 时,同样有局部还原和抹掉全部数据的选项。
但其他品牌也有同样的问题,并不能为 iQOO 手机存在用户信息隐私泄露、数据安全隐患这一客观事实开脱。作为一个国民级手机品牌,理应做好自己,而不是以大家都这样为由做解释。
况且,这些年隐私数据安全问题甚嚣尘上,造成的客观伤害不可逆。
IT 之家 3 月 15 日消息,根据 SpyCloud 公布的 《2023 年度身份暴露报告》 , 2022 年共 7.215 亿个账号信息被泄露,全球超过 2200 万台设备感染了恶意软件。
关于信息泄露导致的电信诈骗,涉及损失的金额也越来越高。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2 年,全国攻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就 39.1 万起,那些没有立案、没有被攻破的诈骗事件,更是数不胜数。这些网络电信诈骗背后,前端就是信息泄露所致。
财产损失不可估量之外,日常生活中,个人也因为骚扰电话不胜其烦。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接到的骚扰电话数量高达数十亿,而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除了普通推销电话,还有诈骗电话、虚假推销电话、恐吓电话,导致的后果包括银行卡被盗刷、个人隐私泄露、精神受到伤害等。
可以说,隐私数据安全问题造成的后果严重,公众对于信息泄露焦虑也愈发灼烈。
很多二手手机回收交易,通过简单技术操作,就能恢复手机里的储存信息,包括通讯录、短信等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
《2022-2028 全球与中国二手手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2 年二手手机交易金额约为 2875 亿元,交易量约为 2 亿台。二手手机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泄露留下巨大隐患。
作为手机开发商,无论是 OPPO、vivo 还是华为,理应都该更重视,从技术程序层面,避免信息安全隐患。
所以在 315 晚会这个事情上,iQOO 真不算躺枪。
2
vivo 是否受波及?
作为 vivo 旗下子品牌,iQOO 这两年增长势头很猛。
IDC 发布的 2022 年智能手机相关数据显示, iQOO 全年同比增长 26.9%,是 vivo 线上渠道的核心关键竞争力。
就在昨晚 315 被曝光当天,iQOO 还发布了新机消息。
3 月 20 日," 性能续航小超人 "iQOO Z7 系列、 "5G 小超人 "iQOO Z7i 系列会在晚上 7 点正式发布。目前,iQOO Z7i 已经有三个版本在预售:4GB28GB 售价 949 元、6GB28GB 售价 999 元、8GB28GB 售价 1049 元。
从定价来看,iQOO 还是走的当年小米极致性价比路线,压在了千元左右。
确实,在 vivo 旗舰机冲击高端市场的时候,iQOO 作为维持低端、线上市场的主力,被寄予厚望,成绩也不负所望。
自 2019 年 2 月成立,4 年来,iQOO 为 vivo 立下汗马功劳。2021 年其国内销量排名第 7,618 手机品牌销量第二,用户数量突破 3000 万,市场份额和影响力都在快速的增长。
为了和红米、小米抢低价市场,iQOO 也做了不少工作,很多硬件技术都抢在红米、小米前使用。
毕竟大家都是千元机,要想消费者选你,速度就要够快。
比如 2020 年,iQOO 抢在小米前面使用了 UFS3.1 和 120w 超级快充,让红米和小米同期发布的产品卖点略显尴尬。作为硬件性能的代表品牌,小米每一代旗舰机,搭载的都是最先进的硬件技术。
结果 iQOO 因为有着 vivo 这个大佬靠背,不考虑赚钱和利润,一个劲猛冲,让小米、红米这些有太多顾虑的大厂,如芒在背。于是,靠着各种各样的硬件首发和堆砌,iQOO 一度成为新一代数码产品爱好者的选择。
图:黑猫投诉
到了 2023 年,市场变化了。
前两年被冲 " 懵 " 的大厂们已经反映过来,开始 " 卷 " 回去,包括红米、realme、一加都开始反击。加大内存、加快闪充、加高分辨率,你追我赶。
就在竞争白热化的时候,315 晚会事件无疑又给 iQOO 的未来蒙上一道阴影。
至于 vivo,必定会受波及。
3
2023,vivo 还能守住第一吗?
IDC 数据显示,2022 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仅为 2.86 亿台,同比下降 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
在 2022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2.86 亿台当中,vivo 以 5316.1 万台的出货量、18.6% 的市场份额稳坐 " 头把交椅 "。
不过,即便 vivo 排名领先,但相较于 2021 年全年 7100 万台的出货量,其 2022 年实际出货量其实大幅下降超 25%。
这是整个行业的现状:市场需求下行,厂商砍单常见,前两年疫情反复对手机供应链也造成干扰、破坏。
况且,综合目前的信息来看,vivo 这个销冠,靠的并不是其主打的旗舰高端产品,中低端产品线仍是贡献度最大的业务板块。
2022 年 11 月,vivo 发布了 X90 系列,起售价 3999,在京东的累计销量为 5 万多台,而相同起售价的小米 13 的累计销量为 10 万多台,是 vivo X90 的两倍;又比如 vivo X90 Pro+ 在京东的销量为 2 万多台,而 iPhone 14 的销量为 200 多万,是 vivo X90 Pro+ 销量的近百倍。
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手机销冠含金量也越来越低。
在高端市场,除了苹果之外,vivo 还要和华为、OPPO、小米贴身肉搏,这实在不简单。
从研发投入角度来看,vivo 接下来的高端市场发展后劲也略显不足。
公开数据显示,华为 2021 年、2022 年研发投入费用均在 1400 亿元上下,十年已累计投入近万亿元,其自研的鸿蒙系统和麒麟芯片,已经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目前仍旧沉浸 " 机海战术 " 的 vivo,每年投入到技术研发上的费用不过百亿。这就注定,vivo 分摊到每款机型上的研发投入不会太高,其高端产品实力也就不太够 " 打 "。
研发投入虽然也是 OPPO、小米、荣耀这些厂商的共性问题,但现在,iQOO 这一 315 事件,让 vivo 在低端市场 " 背刺 "。
作为低端市场、线上渠道的有力补充,和红米、荣耀、realme 等量级品牌去抢市场的 iQOO,肩负的使命就是让 vivo 可以后顾无忧地冲击高端。
如今因为 315 晚会,暴露出的信息数据安全隐患,让 iQOO 无所适从。尽管连夜做出回应,这并不是一家所有,和品牌无关,但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已经难以磨灭。这就是品牌效应,既令企业向往,又令企业敬畏。
iQOO 新机发布在即,千元的价位本就利润极低的情况下,这次负面舆情的影响,让其 2023 年的营收堪忧。
vivo 去年能拿下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第一,iQOO26.9% 的增长速度功不可没。现在,对于 iQOO 而言,过去两年的冲劲到 2023 年已经略显不足,经此一役,市场不知会作何反应。
国内手机厂商市场份额排名,每年甚至每个季度都在变动。独立之后的荣耀,出货规模已从以前的 "others" 一路飙升至 2022 年全年的第二名,与 vivo 就差了 0.5 个百分点。
2023 年,vivo 或许还是能够依靠过去在线下渠道建立的优势积累,市场份额还能稳在前五,但能否守住第一,难说。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