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复苏?供应链单加单,运营商重启新一轮5G补贴
手机供应链终于传来了一些好消息,让前不久还眉头紧锁的代工厂们看到了一丝曙光。
雷峰网获悉,近期,三星、小米、OPPO、vivo 等手机厂商陆续释放出订单。尽管单量都不大,但也终结了自 2022 下半年以来,供应链砍单减产的下行局面。其中三星释放的订单居多,涵盖了高中低三个段位的机型。OPPO 涉及加单的几款机型为 Find N2 Flip 和 A 系列走量机型,小米和 vivo 则分别加单了小米 13 和 X90 系列等特定机型。
厂商普遍加单的原因是市场销量超过预期。多位经销商告诉雷峰网,春节以来,线下迎来一波人流高峰,手机销量比起之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以上加单机型的销量也普遍集中在春节期间。不过,随着 3 月份到来,手机销售又逐渐回归淡季。
手机市场信心提振的另一部分原因源自运营商。多位行业人士证实,时隔三年,三大运营商又准备开启新一轮的手机补贴。运营商对手机的补贴最早源自 2G 转 3G 时代,曾一度改变中国通讯市场的格局走向,直到三大运营商因为 5G 基站的投入太大而终止。
本次运营商通过 " 合约机 " 形式进行补贴,对象为 1000 元以下的 5G 手机,合约套餐分为 58 元、78 元、98 元三种,补贴金额最多可以占到手机售价的 30%。目前第一批入选机型已经确认,头部品牌华、荣、米 、O、v 皆有一款机型入选。
知情人士透露,第一批获得补贴的手机量并不大,一款手机就几万台。运营商会先在北方几个省份试点,一旦有效就会大规模铺开,具体政策预计会在 3 月 16 号正式公布。
另一位中国移动员工告诉雷峰网,运营商渠道对 800 元人民币以下的 5G 手机也有强烈需求,2023 年需求量大约在 700 万台左右。华米 OV 等主流品牌基本会放弃这个价格段的市场,这意味着像小辣椒、大黄蜂这种有运营商资源的小品牌厂家,将吃到一波红利,卷土重来。
另外,各厂商政策的调整也对手机销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去年 12 月,荣耀中国区换帅之后,荣耀国内渠道迎来一波调整。山东泰安荣耀代理商赵君告诉雷峰网,荣耀今年明显加速了对产品的调价速度,不再强制渠道压货,对老产品处理力度加大。Magic3 至臻版年前提货价为 4959 元,现在只要 3735 元。上市不久的荣耀 80,在线下卖不过更强势的 OPPO Reno9 后快速调价,之后就变得好卖很多。
另外,各级省代也对业绩考核不做要求,使得线下渠道水分少了很多。据多位荣耀内部员工透露,magic5 系列首发当日线上线下的销量为 50K,这个数据和雷峰网了解到的渠道门店销售数据相吻合,但远低于几位自媒体博主爆料的 50 万台。
荣耀 magic5 系列发布引起不小的热度,这个首发销量也给内部打了一剂强心剂。根据荣耀员工王新云的说法,magic5 Pro 相较于前代首销提升了 70% 以上,而 magic5 系列在发售第三天也突破 10 万台,这一情况得到多位荣耀渠道商的验证。河北渠道商林力告诉雷峰网,由于前期备货不多,magic5 刚上市一度卖到缺货。山东德州渠道商何峰表示,自己生意比较好的门店,magic5 Pro 一个周末就能卖出 20 多台。
小米的渠道政策恰恰相反,近半年来,小米 12s ultra 等产品坚持 " 不降价 ",让小米稳住了自己的高端价格体系。同时,小米也加大了对手机 " 串货 " 的管控力度。根据雷军本人和相关知情人士的说法,截至 3 月初,小米手机线下的销量占比为 55%,而小米 133Pro 的出货量在 200 万台左右。部分小米渠道商和小米投资人一致认为,小米 13 能够取得较好的销量成绩,皆源于此。
过去几年,受疫情冲击,小米和荣耀面对线下门店的亏损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令人颇为意外的是,两家都认为线下的门店铺设还不够多。
荣耀的逻辑是体验店扩张不及预期,授权分销商网点要与小米平齐,达到上万家的规模。小米的新门店计划则是为了新车服务,根据 2 月份小米投资者日雷军本人对投资人披露的计划:新车上市之后,小米将单独为汽车及相关 IOT 周边开设一批门店,定位是各大城市中心商圈,门店将区别于华为智选模式,将手机和车做隔离。
内卷、裁员,手机市场仍不乐观
本月国内市场迎来一波新机发布,截至发稿日,荣耀、一加、中兴都有多款手机发布,魅族、OPPO、华为也各自公布了月底的新机发布计划。
荣耀 2023 年迎来一个不错的开局,但不意味着荣耀压力变小。和米、O、v 一样,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荣耀开启了自己的 " 瘦身 " 行动,曾经对外宣布不裁员的管理层开始为自己的战略误判买单。虽然荣耀裁员的动静远没有其他三家那么大,但有情绪的员工却远比小米要多。
据多位荣耀离职员工反映,荣耀裁员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降级降薪、劝离、强制外派等,多数人离开时都没有获得足够的赔偿。根据离职不久的荣耀员工何琳的说法,荣耀员工最多的时候接近 13000 人,今年又回归到了 10000 人左右。
许多在职员工,也陷入了和去年一样的担忧:年终奖会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人事部门有人提前放风,今年的年终奖会减半。根据荣耀 HR 对内的说法,2022 年荣耀之所以能发出年终奖,是因为拿出了 2021 年的利润,这也是一众员工 " 闹 " 的结果。此前荣耀内部配股,很多员工拿了利息接近 6% 的贷款来买荣耀股份,但 2022 年荣耀股份增值才 3.74%,增值的速度还比不上贷款利息,这让很多员工大为不满。
荣耀 magic5 发布之前,荣耀内部的情绪也并不乐观。一位荣耀员工告诉雷峰网:感觉部门之间的壁垒越来越高,各种无意义的流程也越来越多,感觉没事做,大家都在拼命找事做。很多时候,一天里半天在开会,半天在搞各种流程,很多都是重复无效会议。最离谱的是,同一个方案可以讲十几次,出发点是担心员工不去落实。
在该员工看来,这不会给实际业务推进带来任何帮助,只会造成内耗。
荣耀的 " 收缩 " 是当下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个缩影。大盘不断下滑的当下,各家都把精力聚焦在了具体的几款产品上,这也是几家厂商只敢小幅加单的根本逻辑。
OPPO 双品牌战略拿出 " 百亿补贴 " 把一加摆上前台之后,也开启了自己的 " 收缩 " 策略。尽管一再否认即将裁员和裁撤电视业务,但种种迹象表明,OPPO 也已进入收缩状态。根据 OPPO 员工的说法,今年都没有社招通道,哪怕是研发,大概率还是先进外包。
反而是一加,今年以来连续发布多款产品,性价比直逼 Redmi。不过颇有意思的是,小米内部最近不断提起一个观点:随着市场容量下降,过于同质化的 OV 必先倒下一家。虽然这个观点还需进一步论证,但国内 OV 的渠道生态已经显现疲态,乡镇基本盘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门店亏损和员工流失渐渐成为常态。
一份较为可信的统计是,OV 国内 70%~80% 的渠道门店都处于亏损状态,好在得益于步步高体系的出海模式,渠道商在国内的亏损在海外市场可以成倍地赚回来。一位颇具代表性的 OPPO 海外国包商透露," 去年国内门店的整体亏损是 500 万,而海外我可以赚到 1700 万。"
据多家机构预测,全球手机大盘仍处于下跌状态,OV 能否在市场中找到平衡,值得探讨,也欢迎关心市场的读者多来交流。
今年手机市场的另一大看点是,华为 5G 手机回归。根据荣耀内部员工的说法,最迟 6~8 月,华为 5G 手机会有一波大规模的放量,规模接近 500 万台。这个时间基本和华为往年的新机发布时间接近。据称,华为的 5G 手机会涵盖多个价格段位,而华为和荣耀的手机用户群体高度相近。一旦华为 5G 手机真的回归,荣耀的压力不言而喻。
目前,荣耀正在积极推动去华为化,这一消息得到了多位荣耀内部人士的确认。据悉,部分华为出身的管理层被调至研发岗,逐渐被边缘化;此外,社招新员工的比例也进一步提升。线下渠道方面,除了进一步在销售层面强调荣耀是独立品牌之外,去年荣耀也完成了对售后体系的独立切割。
如何在半年内稳住品牌是荣耀当下最迫切的事情,余承东此前 " 华为王者归来 " 的大嘴巴应该不只是说说而已,留给荣耀的时间可能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