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管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调研活动
新快报讯 走进社区,向居民征询家门口的提升改造意见;串街走巷,和专家学者一起探讨老城区文物保护和社区提升的方式方法…… 5 月 23 日,广州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与专家学者、媒体记者观察团一起前往白云区金沙街沙贝、荔湾区昌华街西关大屋等社区参观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成效,听取各个社区提升工作情况介绍以及后续工作计划。
广州城管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调研活动
专家团深入一线找问题
2023 年是《广州市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紧紧围绕 "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 的总要求以及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结合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职能特点,高位谋划、以学促干,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沙贝大街两侧经过提升的门店铺面整洁干净,不少市民沿着清澈的河涌漫步。走进社区深处,陈子壮广场已焕然一新。" 我们沙贝社区因地制宜彰显人文情怀,从古韵悠扬的宗祠建筑中汲取灵感,营造广场周边建筑立面文化氛围。" 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荔湾区昌华街西关大屋社区,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 " 巷子革命 ",社区针对荔湾区老旧无物管社区的特点成立 " 微管家 " 团队进行居民服务,争取给居民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社区内,通过优化布局、盘活资源,一处破旧凉亭已经变成居民议事、谈心的好去处。调研团一边现场走访,一边与居民交流提升改造的意见。
面对面 " 问诊 " 基层工作人员
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工作倡导共建共治共享,撬动单位、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提升社区自身 " 造血 " 能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更多地还是依靠财政资金的 " 输血 "。如何进一步提升各方力量参与共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天,来自越秀、海珠、荔湾、白云、黄埔区相关负责人依次介绍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工作的收获和思考,下一步思路和重点等,并现场向专家 " 求教 "。
" 品质社区建设项目是最具获得感、最可见可感的事,解决痛点最直接的事。"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艳玲现场针对各区问题逐一分析,并从制定痛点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等方面提出了方法论。她建议,要通过营造社区感,吸引城市乡贤和年轻人参与,同时吸纳企业来共建,让老百姓积极 " 把客厅往外延伸十米。"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张桂金建议,社区品质容貌提升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谁来组织、谁来出资源、提升什么、怎么运营可持续的问题,同时要注重社区分类提升、精准施策。
" 随着老商品房社区比例逐渐加大,社区的持续老化不可避免,需要动态的管理和评估。"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孙占卿表示,应对持续不断的老化社区,关键要建立数据库,精准化管理。通过品质提升的社区虽然不是那么新,但是老得有品质。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成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