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中国经济未来可期
▲图为消费者在海南海口国际免税城内购物。
2023 年是中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的中国两会吸引全球目光。3 月 4 日起,海外网推出 " 开局之年见信心 " 系列评论,从经济、外交、科技等多领域解读今年两会。此为第七篇。
————————————
3 月 13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谈到中国经济前景时,李强总理用了八个字概括—— "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连日来,中国两会释放出一系列积极政策信号,有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世界将见证,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奋进激昂。
蓝图已绘就,中国凝聚起高质量发展信心。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不容乐观,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如何稳增长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考验。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对 2023 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调整为 2.9%,而中国将国内生产总值 ( GDP ) 增长目标设定为 5% 左右,为新一年乃至更长时间擎画发展蓝图,彰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正如李强总理所言,中国发展确实有很多优势条件。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厚实等,更重要的是制度优势显著。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对海外网表示,中国有领先世界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坚实。
奋进新征程,中国汇聚起高质量发展合力。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注意到,李强总理在介绍新一届政府工作的重点时表示要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文章评论说,这反映中国政府将更加关注增长的质量问题,尤其是更好满足普通民众对住房、收入、教育、就医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重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路透社报道说,中国新任总理寻求打消民营企业顾虑,强调 " 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今年两会期间,民营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等一系列社会关切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应,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田间地头抢农时忙春耕、企业车间忙生产赶订单、商圈景区人气足消费旺 ……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势头,让全国上下更有了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的干劲儿。
携手向未来,中国将与世界共享新机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共建 " 一带一路 " 倡议正是中国发展惠及世界的生动例证。2013 年— 2022 年,中国同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 1.04 万亿美元扩大到 2.07 万亿美元,实现年均增长 8%;同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 2700 亿美元。截至 2022 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 571.3 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 42.1 万个就业岗位 ……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中研究中心研究员西佐 · 恩卡拉认为,中国在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保护、持续扩大开放,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这对世界意味着更多机遇。
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还将向世界传递发展信心,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带来宝贵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