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 原油破位跳水,黄金避险升温-20230316
中银期货研究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增速均较去年12月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5%,由降转增;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至5.7%。
央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EIA报告: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55万桶,产量维持在1220万桶/日不变,出口增加166.5万桶/日至502.7万桶/日,战略石油储备库存维持在3.716亿桶不变。
原油:
本期原油板块破位下行,内盘SC原油期货夜盘收跌5.98%,报496.9元/桶,跌破500元整数关口;外盘Brent原油期货收跌4.11%,报74.27美元/桶,跌破75美元关口;WTI原油期货收跌4.44%,报68.23美元/桶,跌破70美元关口。近期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持续发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金融体系的深层次危机。欧洲方面,瑞信银行承认内部监控存重大缺陷,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拒绝对其提供更多援助,导致瑞信银行股价盘中跌近30%,创历史新低。全球金融市场恐慌情绪显著升温,系统性风险加剧导致国际油价受到重挫。目前来看,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或较难维系,建议关注后续美国CPI数据以及FOMC利率决议,防范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从库存水平来看,本期EIA数据原油累库。截至3月10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155万桶,原预期增加118.8万桶,前值减少169.4万桶;当周库欣原油库存减少191.6万桶,前值减少89万桶。当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存维持在3.716亿桶不变,库存为1983年12月2日当周以来最低,前值增加0万桶。当周EIA汽油库存减少206.1万桶,原预期减少182.0万桶,前值减少113.4万桶;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减少253.7万桶,原预期减少117.2万桶,前值增加13.8万桶。当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维持在1220.0万桶/日不变。当周美国原油出口增加166.5万桶/日至502.7万桶/日;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进口621.6万桶/日,较前一周减少5.5万桶/日;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1969.8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减少6.4%。观点仅供参考。
燃料油:本期燃料油板块小幅回调,FU高硫燃期货夜盘收跌1.60%,报2826元/吨;LU低硫燃期货夜盘收跌0.24%,报3804元/吨。新加坡低硫燃供应与前期相比较为宽松,来自中东及欧洲地区的船货流入量处于相对高位。近期欧洲成品油库存亦较为充足,从其燃料油库存水平来看,据荷兰机构Insights Global数据,截至3月9日当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ARA)地区燃料油库存录得130万吨,创20个月高点,比前周跳增14%。从高低硫价差来看,内盘LU-FU 05价差维持在1000元/吨以下的低位,外盘Hi-5 APR则在145美元/吨附近,预计高低硫价差与前期相比以偏弱格局为主。观点仅供参考。
沥青:
周三沥青期货主力合约BU2306继续回调,收盘价为3741元/吨,环比减少了107元/吨,跌幅为2.78%,已回落至对地炼原料端紧缺的担忧情绪升温之前的价格。昨日夜盘继续跟随原油大幅下挫,跌幅2.99%,跌破3700元/吨。昨日为3月合约最后交易日,山东近月基差走阔,处于期货升水结构,浙江省爱思开宝盈继前日再次入库4950吨沥青仓单。从消息面来看,虽然炼厂与贸易商对远期沥青原料供应问题存有忧虑情绪,但由于提前计划,4、5月原料依然较为充足。根据隆众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15日,国内76家样本炼厂开工率为30.7%,周度环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原因主要在于山东科宇与新疆美辉特炼厂转产,以及华北地区个别炼厂推迟生产,上半月3月排产落实情况不佳。下游刚需恢复速度缓慢,炼厂资源流向社会库存的现象持续。短期内,基本面驱动力量不足,盘面价格或继续受成本端原油扰动影响,趋弱运行,修复估值与基差,建议暂时观望。观点仅供参考。
烯烃产业链:
甲醇:
基差偏高。从估值看,甲醇制烯烃综合利润仍偏低;甲醇进口利润低位略抬升,综合估值水平中等。从供需看,国内甲醇开工率68.73%,环比回升。进口方面,预计一周到港量26.7万吨,属中等水平。下游主要需求MTO开工率77.3%,环比小幅上升。总需求变动不大。当周港口库存小幅去库。内地工厂库存环比下降2.4万吨至37.5万吨;工厂订单待发量29万吨,环比大幅上升。综合看甲醇供需偏强。
塑料: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进口利润中等;线性与低压膜价差降至均值。综合估值水平中等。从供需看当周国内开工率84.2%,环比下行,同比已经处于低位;新装置投产带来一定压力,但是后期新产能投放压力减小;2-3月进口量预计环比有所减少。需求端制品开工率环比回升,同比持平。库存方面,上游库存同比仍偏低;中游社会库存再度下行,压力不大;下游原料和成品库存进一步回落。综合看供需变化偏强。
聚丙烯:
基差中等。从估值看,丙烯聚合利润仍偏低,拉丝与共聚价差中等,综合估值水平仍偏低。从供需看,当周国内开工率上升1.82%至78.6%,同比仍低于去年同期;新装置投产持续兑现。下游开工率环比回升,回升速度放缓且同比已经低于去年。库存方面,上游库存偏低,煤化工去化较快;中游库存从高位延续下行;下游原料库存下降而成品库存略上升。综合看供需边际变化偏中性。
策略上建议关注聚丙烯正套和塑料卖出看跌期权交易机会。仅供参考。
黑色金属
双焦:
15日双焦盘面盘整,焦煤焦炭盘面小幅走弱。目前伴随国内重大会议结束,主产地煤矿陆续恢复生产,炼焦煤生产宽松格局持续。竞拍价格开启转弱,伴随高价煤下调后,目前部分煤种止跌企稳。从价格方面,来看,山西长治低硫主焦小幅下跌50元/吨,报2350元/吨。下游焦炭方面,伴随部分焦煤价格下跌,焦企利润小幅修复,部分焦化企业开工回升。但环保因素短期限制焦化增产速度,短期焦化产量预计增量有限。下游方面,近期钢材连续提价,目前钢坯吨钢利润60元/吨。场内焦炭库存仍有足够备库,对于焦炭提涨建议阻力仍旧较大。短期双焦偏弱运行,后续铁矿石对于成本压制仍是主要变量,建议持续关注宏观需求,以及下游钢厂利润情况。观点仅供参考。
股指期货
昨日沪深两市集体高开,但后续走势出现分化,沪指持续强势,深指震荡走软并收绿。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共超3400只个股上涨,成交额出现明显缩量至不足8200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逾30亿,为连续3日净买入。行业方面,基建产业链大幅上涨,金融板块活跃,数字经济和ChatGPT概念调整。消息面,国内公布投资和消费数据,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5.5%,2月社消同比3.5%,均超市场预期,表明国内当前复苏进程依然良好。此外,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仍在发酵,美国通胀数据基本处预期内回落,市场也开始交易美联储流动性宽松预期。对于后市,短期内指数上行空间有限,预计暂时仍将保持震荡行情,操作上可低吸估值端修复的外资重仓成长股,IF和创业板指优先。
豆类: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市场周三亚盘时段拉升后弱势震荡,欧盘因金融市场动荡下滑,美盘时段探底后小幅回升。截至收盘,美豆主力合约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2美分,或0.42%,收于1488.2美分/蒲。沿海贸易商豆粕报价继续下调,沿海油厂主流价格4030-4160元/吨之间。目前巴西收割进度加快,巴西贴水进一步下降,市场进入巴西出口季,巴西出口竞争压力导致美豆短线仍然偏弱运行为主。国内M05短期震荡运行,日内短线关注3700点关口得失;现货受国内需求拖累,油厂开机虽然有所下降,但成交一般,下游补货积极性不足,现货下跌为主,但整体跌势在近日有所放缓,当前为主追空面临风险。短线现货走势偏弱,日内交易为主。
油脂:
马来西亚BMD市场周三白盘高开小幅走弱,午后受外围市场带动走强,随着欧洲金融市场大幅下挫,马棕回吐涨幅,夜盘时段因外围金融、商品市场大幅下挫,马棕低开震荡。截至收盘,马棕主力合约较前夜下跌58马币,或1.44%,收于3970马币。国内连盘棕榈油继续深跌,国内基差表现坚挺,多数地区基差稳中上行。贸易商补货意愿较高,周内成交走强。棕榈油全国均价7868元/吨。全球经济忧虑下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连续走低,对棕榈油施压明显,产地库存及产量下降限制棕榈油向下的跌幅。国内棕榈油商业库存高企,但成交有所好转,基差表现稳中有涨。今日棕榈油企稳有所反弹,目前在震荡区间偏低位置运行,可尝试日内偏多交易。
棉花:
隔夜美棉收低,主力5月合约跌2.26美分报79.11美分/磅。近期欧美银行危机蔓延,市场对全球银行系统状况感到担忧。国内消息方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3月初,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31.4天,环比减少1.2天,同比减少2.3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10.6天。下游企业原料减少,备货谨慎,验证下游订单情况仍不乐观。操作上,郑棉下跌至震荡区间下沿,可考虑介入多单。观点供参考。
白糖:
隔夜国际原糖收跌,主力5月合约收低0.18美分报20.50美分/磅。美元大幅走强,原油暴跌,对期糖构成外部压力。印度、泰国、中国和欧盟等国的糖生产前景疲软,有助于提供基本面支持。国内随着期现货价格下调,成交有所减缓,贸易环节累库情绪相对较大。郑糖仓单及预报持续攀高,达到2017年以来高位,实盘压力有增无减。操作上,郑糖高位,建议高库存企业套保。观点供参考。
、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