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基者|市场越动荡,基民越需要避免“灯下黑”
万物回春、气温回升的三月,大盘指数却表现出乍暖还寒、意犹未尽之态,反复在3300点左右横跳。春节过后期待市场“回暖”的基民,估计此刻心情、状态跟大盘如出一辙——起起伏伏、忐忑不安。
市场越是震荡,基民越要沉心静气、静待花开,切勿步入“灯下黑”误区。喵小妹盘点了市场震荡时基民容易犯的几个错误,快来一起看看吧~
1
定位不准 追涨杀跌
选择投资何种金融标的是战略性决策,选择投资具体哪一种产品是战术性决策。入市前投资者应当合理分析自身风险偏好程度、闲置资产额度等指标,选好战场并制定适合的战术,而不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市场上部分板块表现突出时,不少基民会对自己目前的持仓状态感到不满和质疑,忘记投资初衷,想要捞一笔hot money。但由于弱市场有效性和市场滞后性的存在,普通基民的判断往往不似专业投资者那般精准和有效,此时可能陷入追涨。
闻风而动、适时调整未尝不可,但切忌将投资股票的思维模式照搬至基金市场,一路追涨杀跌,最终铩羽而归。
2
急于求成 频繁更换
市场波动时,短期内“几家欢喜几家忧”是十分正常的,但此时会有一部分基民按捺不住赎回转投的想法,不成想频繁换手又可能错失了上涨的黄金时期,最终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还要付出赎回基金的成本。
“捡芝麻丢西瓜”的道理人尽皆知,但具体实践过程中很难避免不犯经验主义错误,相较于其他追赶“风口”的风险投资,基金或更像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
3
过度自信 满仓抄底
不少基民捕捉到市场下降讯号后,“自信”分析、满仓抄底,却忽略了“黑天鹅”的可能性。这一波操作基民自认为是在市场底部作战,转眼发现原来是在半山腰。
为什么你以为的低点不是真正的低点呢?
首先,大家可能会忽略“底部”是一个相对概念,准确来说它指的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区间持续的时长由实体经济表现、政策出台、买卖方博弈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只有当区间持续时间足够短时才表现为一个点;其次,投资基金就像是一场策略类游戏,如何部署兵力、如何分配弹药、何时输出技能都值得反复推敲,而不是前期倾囊而出、后期身无长物。
市场震荡考验的可能不只是基民的风险承受能力,更是应对波动的心态,妥善制定规划、合理配置资产可能无法一本万利,但或许是相对稳健、妥当的策略。只有不疾不徐、不偏不倚,避免“灯下黑”,或许才能看到“平芜尽处是春山”~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及收益保证。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公告,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和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