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施罗德封晴——周期的视野和研究,在中观绽放
交银施罗德显然是擅长打造基金经理这个“核心资产”的,在投研人才培养这条路上,走出了内部培养与传承的特色道路。
权益投资一直是交银施罗德的一张名片,不断从内部晋升的基金经理已经成为交银的先锋官。
这很符合资本市场迭代往前的步伐,在竞争激烈的资管领域,交银靠着一代代内部人才培养,让每一位跑出来的基金经理都在各自领域绽放光芒。
封晴,正是这其中的一位。他的投资具有很强的交银权益投资风格——擅长进攻又注重回撤,这是一种攻守有度的体验感。
投研团队是坚固的信心来源
封晴的出现,是交银施罗德投研培养体系一次必然的开花结果。
交银素来注重投研团队的内部培养与打造,优秀的基金经理已成为交银投研体系锻造的必然产物。
2020年,在严苛的考核模式之下,交银提拔了两位基金经理——封晴和杨金金。两人一亮相,很快在各自领域展露锋芒。周期出身的成长选手封晴在主流方向中不疾不徐的稳健运作,开始累积收益收获客户认可。
交银在晋升基金经理这件事上,考核严苛且名额稀缺。他们不注重大干快上式发产品,因此不存在因“紧缺”基金经理而盲目扩张。
在交银,研究是投资发展的源动力,他们长期重视研究团队建设,制度层面有研究员向基金经理的晋升路径,只是这条路并不好走。
封晴来到交银时,已经具备了3年行业研究经验,覆盖过地产、建筑等板块,但直到2020年7月,他终于成为了交银体系认可的基金经理,这条路走了6年。
封晴坦诚地说,公司晋升的选拔全流程客观公正,谁上大家都能心服口服,研究员都愿意在这个团队里不断接受检验,直到能力达标的时刻。
封晴在交银基金内部做研究员时,深刻感受到交银投研团队的独特力量,这种传承感带给研究员更多提升机会。
与一些公司研究员单向给基金经理反馈研究结果不同的是,交银有非常传统的基金经理定期分享会。在资深基金经理内部真刀实枪的分享和交流中,坦率、直接又有逻辑的辅助,点化了众多研究员。
这种传承在交银能够不断向下传导,进阶后的封晴,不但自己不断迭代,更重要的是给团队带去更多贡献,这种团队式成长也是交银施罗德新人辈出、团队能力持续提升的“基因”。
聚焦中观投资体系
投资风格,在交银施罗德内部呈现出百家齐放的特征。
封晴的投资带有更多均衡的风格,组合配置均衡偏成长,追求投资性价比,注重回撤控制。
2020年7月,封晴开始独自管理交银先锋,他很快从自己熟悉的地产产业链切入,又在军工以及医药等领域配置部分龙头公司,并在2021年春节前在高位兑现了部分品种的收益,为产品奠定一个良好的开头。
很快,封晴结合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2021年四季度开始增配地产及地产产业链标的,这让他在其他行业配置受损时依然获得超额收益,很快交出自己的答卷。
至于为何在全行业都超配新能源产业链时逆向增配地产相关,封晴的中观视角在体现功力:在2021年四季度,很多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地产具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以及产业逻辑的正向反馈。对于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封晴向市场证明自己对周期的研究功底。
中观视角,是一种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投资方法论,这是一种更为“费力”的投资逻辑。基金经理不仅需要用宏观视角优选确定性行业,更要在行业中精选出具有爆发力的个股。
封晴将所有行业划分为四类资产,对“周期、TMT、先进制造”领域,运用产业周期角度对产业趋势分析;对“消费品”主要通过盈利模式、护城河角度去对比。他非常注重产业趋势变化以及行业比较,选择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快速上升阶段的3-5个细分行业进行适度超配。
中观行业定大局,精选个股投资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公司,从中间层进行突破,封晴的这套打法,已然成熟。
再出发,诚意“启”航
交银在新发基金上保持着一惯的克制,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也不盲目扩张,注重适度性。
这一次,新发交银启盛混合基金,可以视作公司对权益市场布局时机以及基金经理投研实力的双重确认信号。
A股市场经过2022年的震荡调整,从盈利周期、估值、基本面以及资金面等维度来看, 2023年的A股市场预计显著好于2022年。
2023年国内经济开始复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稳增长,扩大内需,恢复居民信心。预计在复苏之年,自上而下会有各种力度促进投资、消费企稳回升,如果按照今年经济预期推演,A股盈利预计已经在底部区域。
时机已经较为成熟,布局权益投资就是水到渠成之举。封晴,作为交银推出的实力基金经理,注重进攻性又注重回撤的控制,来源于封晴的组合投资具有主力持仓与中后腰仓位的不同配置。他配置在各细分行业优质龙头,中长期稳定增长、盈利确定性较高的资产,以赚取业绩确定性收益为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滑收益曲线。中后腰仓位则是偏成长策略,选择行业景气度较高、业绩弹性较大的品种,增加组合进攻性。
落到新基金投资上,从组合配置层面,他将继续延续行业及个股的“均衡成长”配置思路,左侧布局疫情后周期、经济逆周期以及前期基本面经历过调整的一些细分行业。具体到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又具有全球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光储、军工、计算机是未来的一大抓手,同时紧扣行业处于周期底部,未来有望触底回升的地产及产业链、绿电,这是站在当前的宏观环境预判下,封晴得出的中观优势行业。
注重长期空间与短期趋势相融合、左侧布局与阶段趋势相结合,拟由封晴管理的交银启盛混合基金已经在路上。
本篇文章主要用于投资者教育,涉及金融产品相关的服务和内容由交银施罗德基金提供。免责声明: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不构成投资建议。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合格评级评价机构发布所涉评价结果并不是对未来表现的预测,也不视作投资基金的建议。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需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理性判断市场,对投资本基金的意愿、时机、数量等投资行为作出独立决策。投资人根据所持有份额享受基金的收益,但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人认真阅读基金的相关法律文件及关注基金特有风险,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注:基金根据基金合同投资范围的约定进行投资,不代表基金一定投资于文中所述相关行业。
2023和百万基民在、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