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养命,请保护好你的“心肝宝贝”!
" 追完这集更新就睡觉!"
" 打完这局游戏马上睡!"
" 最后再刷半小时短视频就躺下!"
熬夜修仙党对上面几句话不陌生吧?白天不想起,晚上舍不得睡,一年 365 天,总要熬夜 " 爆肝 " 300多天 ......
熬夜一时爽,但是伤肝后果很严重!
图源 © Pexels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它可以代谢蛋白质、糖和脂肪,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同时,它还是人体内的解毒高手,无论是药物、毒物,还是废物都能化解。
而长期熬夜、加班、应酬酒局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叠加,很有可能损伤你的肝脏!
你是不是也经常熬夜后脸色暗黄,再贵的面霜也救不回来?
手掌泛红,出现成片的毛细血管扩张?
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失眠多梦 ?
如果有上述表现,你就要开始小心了!
肝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不像心脏、肠胃等器官,一有异常就能被人察觉到。
肝脏是一个十分 " 沉默 " 的器官,因为没有痛觉神经,一般的炎症或者疾病的早期,肝脏是没有任何信号的,等到确诊往往已经到了疾病的晚期阶段,影响治疗。
所以,即便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也不要掉以轻心!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肝癌的人数占全球的 55%,肝癌发病率居第四、死亡率居第三。
诱发肝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而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和体重超重,在肝癌致病因素中也呈现上升趋势。
胡吃海喝,在家点外卖,出门顿顿火锅、烧烤配炸鸡,上班奶茶不离手 ....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长此以往,摄入脂肪越来越多,肝脏无法及时将其代谢为可以被利用的成分,那么多余的脂肪就会囤积在肝脏,从而形成脂肪肝。
肝炎
肝脏出现炎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药物性肝炎、酒精中毒性肝炎等。
诱因:
· 病毒、细菌、真菌感染
· 药物、毒物、酒精刺激
脂肪肝
全称为脂肪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细胞内堆积了太多脂肪,在我国患病率达 27% 以上,并逐渐呈现年轻化的患病趋势。
诱因:
· 多坐少动
· 高脂肪、高果糖、高热量
· 长期过量饮酒
· 遗传易感
肝硬化
由于不同的疾病因素长期作用于肝脏而导致的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病终末阶段。我国年发病率为 17/10 万,且多见于 20~50 岁感性。
· 乙肝病毒感染
· 酗酒
· 营养失调
原发性肝癌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常见发病年龄 40~50 岁,男性多与女性。
可能诱因:
· 肝硬化
· 病毒性肝炎
· 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
· 环境因素
/ 左右滑动了解更多肝病 /
脂肪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并且可以治疗。但如果你持续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肝硬化、肝癌都可能是你的未来:
1、情绪不稳定
抑郁或愤怒的情绪都对肝脏的健康不利。当人们情绪低落时,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愤怒、抑郁会使人处于不平静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异常,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增多,容易损害人体的肝脏或加重原肝病,甚至迅速恶化。
2、酗酒
酒精进入体后需要在肝脏代谢和转化,而肝脏每天代谢酒精的总量很有限,长期饮酒或一次大量饮酒都会给肝脏带来严重负担。
轻则损伤肝细胞,转氨酶升高。重则让肝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经过一系列演变成为肝硬化,最终还可能发展成肝癌。
说起保护肝脏,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反应是吃保健品,各种五花八门的 " 护肝片 "、" 保肝药 " 真的有用吗?
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
图源 © Pexels
因为无论吃什么样的 " 护肝 " 产品,进入体内都需要肝脏代谢,进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很多药物在说明书的 " 不良反应 " 中就写到:" 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肝酶升高,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不能乱吃,包括所谓的 " 补药 ",都要谨遵医嘱。
肝脏是我们身体的安全卫士,能够帮助分解有毒物质,参与药物代谢 ...... 本身的工作量已经够大了,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错误的护肝方法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
春季正是养肝的好时机,学会下面 4 个方法,远离 " 肝 " 扰!
图源 © Pexels
1、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肝脏十分重要。应规律作息,避免多坐少动、晚睡熬夜、通宵娱乐。建议坚持体育锻炼,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宜的运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
2、营养均衡,合理膳食
肝脏每天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才能持续工作,建议多吃新鲜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优质肉类等,同时要注意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少食用过度加工或含太多刺激性的食物,减少食品添加剂带来的伤害。
3、及时接种疫苗
包括甲肝、乙肝及戊肝疫苗,同时避免不安全注射及各种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操作,如文身、文眉、打耳洞及其他医疗美容等,可避免绝大数病毒性肝炎。
4、定期体检
建议 40 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体检 1 次,包括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如果是乙肝感染、长期饮酒、吸烟、肥胖、糖尿病或有家族肝病史的人群, 每半年体检 1 次,特别是要筛查肝脏肿瘤相关的指标,争取尽早发现体内可能存在的病变。
我国肝病人群达数亿人,严重影响了国民健康。而养肝不在一时兴起,需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长久坚持。
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护肝方法!
参考:
1.CCTV 生活圈
2. 央视新闻《肝脏受伤的过程》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王东
《养肝护肝需要看懂肝脏求救信号》
文字 / 朝阳区熬夜冠军
图片、封面/Pexels、pixabay